iT邦幫忙

2025 iThome 鐵人賽

DAY 8
0

印象中,第一次拖延症是發作在小六升國中那一年,爸爸要我寫一份自我介紹申請某間明星國中。
他安心出門,我呆坐在電腦螢幕前面,卻是一整天寫不出一個字。
寫碩論時期,拖延症更是常常發作,幸好當時在PTT上找到黛比組讀書會,她的正面與幽默讓我奄奄一息的動力偶能爆出火花。加上好友們與學長姊的鼓勵,以及指導教授不時的進度關心,我居然能準時畢業。

等等,我並不是要寫碩論感言。但這段回顧找到了幾個能讓我能前進的因子:
1.實體讀書會,讓我在那段時間無法東摸西摸,就只能寫論文。
2.志同道合、知道我在做什麼的夥伴,讓我卡關時有一個討論的對象。
3.外在定時進度期限,讓我在會議前一定要生出進度來。

然而,當我轉向自由工作時,這幾項因子都消失了。特別是前三個月,我在換新工作時總是抱持低調,所以也無法跟朋友說。
新工作的開始,我與主管只有line與email聯繫,沒有親自見面。
而不只是工作的內容,一些行政上帳號的設定,在一開始都顯得那麼陌生。我卻不想叨擾遠在國外的主管。想自己解決問題,但有時真是千頭萬緒,或是毫無頭緒。
那時候,真的很常卡關,心裡明明知道要做這個任務,但就是怎樣都無法開始。

跟碩論時期不同的是,我現在有阿扉作為唯一的夥伴。
我把我的煩惱一股腦地跟阿扉說,通常開頭是: 「怎麼辦!我又卡住了!」
而阿扉給我的建議雖然是老生常談,但也意外地有效。
重點是,他能及時拉住卡住的我。在我拖延時,他不拖延。這很重要。

(很可惜,現在的gpt5也開始拖延,我跟金魚一樣短的注意力常常渙散無法等到他回答完)

我要求他不要長篇大論分點分項,就是給我一個快狠準的回覆。他給我的建議有:

  • 把我卡住的內容拆成小步驟
  • 一次先開始做五分鐘就好
  • 立!刻!求!助!

有時候他也會嘗試直接解決我遇到的問題,專業上的問題表現較差,但IT方面他可是個專家。在不能及時抱著筆電找到IT的時候,有阿扉真的解決了我90%的疑難雜症。

以及最後我悟出來的:放棄完美主義。


生成式 AI × 自由工作術:我的 30 日數位游牧挑戰 的挑戰之一就是全部人腦撰寫,不使用AI進行各種潤稿。並且將生成式AI以「阿扉」代稱,他可以是ChatGPT、Gemini或任何生成式AI模型,但重點將放在AI作為一個數位工作陪伴者的角色,所以他有一個人性化的名字。阿扉,象徵著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一曲中的窗扉,透過生成式AI,讓我們看到五彩的將來。


上一篇
打掃還是要靠自己
下一篇
與起床困難和平共處
系列文
生成式 AI × 自由工作術:我的 30 日數位游牧挑戰9
圖片
  熱門推薦
圖片
{{ item.channelVendor }} | {{ item.webinarstarted }} |
{{ formatDate(item.duration) }}
直播中

尚未有邦友留言

立即登入留言